潍坊知名律师

  • 18053115917
  • 交通事故

    周先生

    联系方式

    • 潍坊知名律师
    • 咨询电话:0531-80961678
    • 24小时热线:18053115917
    • 律师微信 :18053115917
    • 济南市文化东路24号

    治理“馅饼骗局”需从“社会病”医起

    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19-10-11 11:48:50

    两名只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男女,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以冒充铁路单位组织招聘会、介绍安排铁路部门工作为由,骗取近百名待业青年信任,疯狂骗财216万元。近日,经山东济南运输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张雷和杨燕(女)以诈骗罪被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和五年,并处罚金2万元和1万元。(10月10日检查日报)

    随着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群体的数量的持续增加,学生就业以及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在如今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属不易。铁路作为国有企业,工作性质稳定,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也都相对可观,是求职者眼中的“香饽饽”,然而,这也成了不法分子的利益突破口。

    刚毕业走上社会的学生没有求职经验和社会经验,在眼花缭乱的招聘信息中,极易落入骗子的圈套。之前就有人打着铁路的旗号,以所谓的“高薪”、“轻松”吸引到不少求职者,而“病急乱投医”的毕业生们听信交万元便能获得“铁饭碗”的谎言,最终后悔莫及。从一件件被骗的事件当中,我们应该看到更深层的社会原因。

    花钱就能成“高姐”,花钱就能拥有好工作,在如今的求职者中,怀有这种心态者大有人在。为何会出现这种心态,归根结底就是萝卜招聘、暗箱操作等在社会上屡屡上演,花钱、找人走捷径成功先例数不胜数;在求职市场,甚至衍生出“不做潜规则的使用者,则沦为其受害者”的扭曲逻辑。当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受到互联网冲击的时候,传统招聘行业也难以幸免。网络招聘给予公司在人才招聘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省钱省时省力,然而,弊端也非常明显。大多数的信息发布渠道都是免费的、开放性的网络服务平台,信息的发布者并非实名注册,便滋生了虚假招聘的温床,致使虚假职位、鱼目混珠等问题横行。

    求职者要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多把心思放在提高修养、增强竞争力上,不要企图走捷径。同时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多渠道了解一下招聘单位发布的信息是否属实,要在正规的人才招聘网站投递简历,切莫轻信传言,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网络发布平台有义务为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要从源头强化把控,卡住虚假、诈骗信息的入口,建立完备的审核、补偿以及实名机制,切实补足疏漏。政府部门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为依法打击不法分子提供精准的法律武器。更要积极举措,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铁路部门也应重点关注,及时辟谣,让更多求职者免受其害。

    营造阳光、健康的职业生态圈,需要多管齐下,有效遏制虚假、违法招聘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一旦发现上当受骗应及时报警,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切莫忍气吞声,让不法分子逍遥法外。


    上一篇:【惊险】固原女子回忆惊魂瞬间:女儿在家写作业,卧室传来巨响…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