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19-11-12 16:55:13
导读
近期在 Food for Thought杂志上提出,三种常见食物可影响认知、癫痫和心脏疾病。该杂志对于营养的研究旨在改善人民健康福祉,那么在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背后,科学又发现了食物的哪些益处呢?
本文由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浆果和葡萄与提高记忆力有关
据估计,到2050年,全球老年人口将达到20亿,记忆力衰退的诊治将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但最近有研究表明,葡萄和蓝莓中所含的多酚可能有助于减缓老年人的记忆力衰退。
这项研究不仅基于老鼠模型的动物研究上,还建立在其他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上,这些研究表明,蓝莓和葡萄或其提取物可能对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有益处。他们之前的动物研究也显示了协同效应——葡萄提取物增强了蓝莓提取物多酚的吸收。
为了确定这两种水果的提取物是否会影响人类认知,研究人员共招募了215名年龄在60至70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参与者,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临床试验,参与者随机服用安慰剂或600 mg/d富含多酚的葡萄和蓝莓提取物,其中含有258mg类黄酮。
在试验开始时,研究人员进行了几项认知功能测验。主要结果来自视觉空间技能和等记忆测试,在这些测试中,参与者在触摸屏电脑上打开装有图案的盒子。然后,这些图案出现在屏幕中央,参与者必须将它们与相应的方框匹配。 其他测试评估了情节性的言语掌握能力和记忆能力。
尽管所有参与者在6个月后的触摸屏测试中都有所改善,但提取物组和安慰剂组的表现没有差异。不过,根据基线测试的表现将参与者分成4组时发现,在认知能力下降最严重的提取物组的受试者有显著的改善。在该组中,根据基线测试结果估计的认知年龄提高了近14年,而安慰剂组约为5.5年。总的来说,提取组的言语掌握和记忆力也有所提高。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结果表明有必要重新确定黄酮类化合物的推荐摄入量,并修订富含这些生物活性物质食物的推荐摄入量。
香菜叶可以抑制癫痫发作吗?
香菜是一种涉及面很广的草本植物,它是墨西哥经典萨尔萨辣酱的主要配料,最适合腌制。它的种子曾在图坦卡蒙国王的坟墓中被发现,它还具有抗惊厥的民间医药历史,最近的研究解释了为什么它被用来治疗癫痫。
在最近的FASEB杂志研究中,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I)的研究人员称,香菜叶和香菜籽是神经元电压门控钾通道Q (KCNQ)的强效激活剂。钾离子通道家族的大多数基因表达都会导致心脏病、耳聋和严重的癫痫综合征,但是这些疾病对现代抗癫痫药物具有耐药性。
通过筛选香菜叶的代谢产物,研究人员发现长链脂肪醛(E)-2-十二碳烯激活了几个KCNQ通道,包括控制大脑和心脏电活动的主要神经元和心脏亚型。。UCI医学院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教授Geoff Abbott博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D]十二烯醛与钾离子通道的特定部位结合,使通道打开,从而降低细胞的兴奋性和痫样发作。它们调节大脑和心脏的电活动,癫痫发作的活动性。代谢物也延缓了小鼠的某些化学诱发的癫痫发作。他还表示这一发现很重要,因为可能会引导更有效地使用香菜叶作为抗癫痫药或改变十二烯醛,以开发更安全、更有效的抗癫痫药。
蘑菇真的能预防心脏代谢疾病吗?
蘑菇可能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糖等生物活性化合物,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蘑菇可能并不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
来自哈佛医学院的学者指出,支持蘑菇对心脏代谢有益处的人类研究证据有限。因此,他们转向了两项大型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护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和健康专家随访研究(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已验证食用蘑菇是否可以降低心脏代谢疾病的风险或影响诸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相关生物标志物。
这一研究共纳入67139女性、43 541男性,且对超过两百万人/年进行随访。研究人员根据食物频率调查问卷的结果,将参与者进行分类。除了LDL-C外,他们还评估了心脏代谢标志物,包括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和C肽。
研究人员发现,每周吃5次或更多蘑菇的参与者与每月吃蘑菇少于一次的参与者相比,患心血管疾病或2型糖尿病的风险无差别,且与代谢标记物之间也无关联。
然而,这项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食用蘑菇的量很低;大约一半参与者一周只吃一次;另外,他们只在基线时评估一次蘑菇食用量。此外,研究人员表示,鉴于蘑菇的广泛性,人们对其临床效果的兴趣不断增加,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更多前瞻性队列研究。
医脉通编译自:How Certain Foods Affect Cognition, Seizures, and Cardiometabolic Disease丨Food for Thought. JAMA.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4, 2019. doi:10.1001/jama.2019.16477
上一篇:小腿上长“蚯蚓”,就别跷二郎腿了,56岁何老师因此进了急救室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