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知名律师

  • 18053115917
  • 交通事故

    周先生

    联系方式

    • 潍坊知名律师
    • 咨询电话:0531-80961678
    • 24小时热线:18053115917
    • 律师微信 :18053115917
    • 济南市文化东路24号

    什么是民事纠纷?民事纠纷有哪些解决方式?哪种解决方式最好?

    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19-10-02 11:30:29

    相识是一种缘分,点击右上方“关注”可长期分享小编更多的原创文章。人生活在社会之中,离不开财产权与人身权等,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为之发生民事纠纷。民事纠纷发生后就需要解决,否则当事人和社会就不会安宁,天下就不会太平。因此,小编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民事纠纷的解决问题。一、什么是民事纠纷?

    所谓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发生的纠纷。比如,婚姻家族纠纷、房屋纠纷、继承遗产纠纷、债务纠纷、人身财产权纠纷、土地纠纷、相邻关系纠纷、其他财物权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等。

    图片内容与文章内容无关二、民事纠纷解决的方式有哪些?

    民事纠纷解决方式主要有三类: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公力救济。

    (一)自力救济

    自力救济,包括自决与和解。它是指民事纠纷当事人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解决方式,既不需要第三方的参与,也没有什么制度规范的约束。

    1.自决

    所谓自决,是指民事纠纷的一方当事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让另一方服从,借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止纷息争。

    2.和解

    所谓和解,是指民事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就民事纠纷自行协商并达成协议,从而消灭争议。

    图片内容与文章内容无关

    (二)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包括调解和仲裁两种方式。

    1.调解

    所谓调解,是指有关组织(如乡镇人民政府司法调解所、村委会或居委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中间人(如亲朋好友),组织民事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停、说和,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双方当事人相互谅解和各自让步,自主达成协议,从而将纠纷解决。

    纠纷双方当事人在第三方主持下所达成的调解协议,虽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但是具有法律效力,其效力类似合同,对双方都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我们这里说的调解仅指诉讼外的调解,不包括法院调解。

    图片内容与文章内容无关

    2.仲裁

    所谓仲裁,是指纠纷双方当事人根据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的合同,或仲裁协议中的仲裁条款,将纠纷提交仲裁委员会予以裁决,从而将纠纷解决。

    仲裁机构的性质属于民间组织,但是其所作的裁决书对纠纷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并且具有强制执行办,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图片内容与文章内容无关

    (三)公力救济

    公力救济主要指民事诉讼。

    所谓民事诉讼,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打官司,它指民事纠纷当事人中的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人民法院在平等主体之间行使国家审判权,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纠纷。三、哪种解决方式最好?

    选择哪种方式来解决民事纠纷最好呢?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上述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各有利弊。

    图片内容与文章内容无关

    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自决与和解都具有成本低廉,迅速快捷的优点。但是,容易造成强者占便宜、弱者吃亏的不公平结果,并且很容易引起矛盾的升级,如由一般民事纠纷引起打架、斗殴,上升为治安案件甚至酿成刑事案件,从而造成更严重的社会危害结果。

    如果民事纠纷所涉及的问题轻微,在不损害他人权益,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不违反国家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情况下,纠纷当事人选择自决或和解是可行的。

    图片内容与文章内容无关

    调解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方式,具有成本低廉、迅速快捷、不伤和气的优点。但是,调解必须双方自愿,如果一方不同意调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行予以调解。调解协议缺乏法律上的强制执行的效力,如果一方反悔不履行协议,则需重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仲裁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方式,具有费用低廉、迅速快捷、保密性强,不伤和气的优点。但是,不是任何民事纠纷都可以仲裁,只有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扶养和继承纠纷等,虽然属于民事纠纷,也不同程度涉及财产权益争议,但是按照法律规定不能仲裁。

    图片内容与文章内容无关

    仲裁是以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为前提条件,只有纠纷的双方达成仲裁协议,一致同意将纠纷交付裁决,仲裁才能够开始。

    仲裁机构对自己作出的裁决,无权强制执行,若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只能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仲裁机构设置数量很少,一般在直辖市,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才设立有仲裁委员会。因此,一般公民发生民事纠纷后,通过仲裁解决不是很方便,也不是很现实。

    由于人民法院行使我国《宪法》所赋予的国家审判权,因此,有了民事纠纷到法院打官司,通过诉讼来解决争执问题则是最公平和最可靠的解决方式。

    图片内容与文章内容无关

    人民法院一旦对民事纠纷做出了生效判决,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能加以改变,诉讼当事人必须依法自觉履行。否则,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强制执行。因此,民事诉讼与其他解决方法相比,更具公正性和权威性。

    不过,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发生民事纠纷后是否需要通过打官司来解决,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图片内容与文章内容无关

    1.打官司是靠证据说话,即使事实上占理,若举不出证据,同样会输官司。

    2.打官司需要一定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绝大多数公民打官司都需要找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或者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出面协助解决,相对来说费用较高。

    3.通过民事诉讼解决纠纷,有时候赢了官司却伤了和气,个别的甚至双方因此成了一辈子的冤家。

    图片内容与文章内容无关

    4.民事诉讼在法院立案后,一般在6个月内审结,耗时比较长。

    总之,民事纠纷发生后,在选择解决方式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纠纷的性质、问题的大小、时间效率、经济成本、今后双方的关系等因素。

    点赞是一种美德,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篇:救护车碰上焰火表演散场,交警拼命“扒出”生命通道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