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知名律师

  • 18053115917
  • 交通事故

    周先生

    联系方式

    • 潍坊知名律师
    • 咨询电话:0531-80961678
    • 24小时热线:18053115917
    • 律师微信 :18053115917
    • 济南市文化东路24号

    那年国庆:开国大典前几个小时,他才从天安门城墙上爬下来

    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19-09-29 15:38:48

    编者按:

    2天后,我们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

    过去69年,15次盛大阅兵。他们在天安门广场的不同位置,为国之大典默默奉献。

    28日起,东方网·纵相新闻连推3篇《那年国庆》系列报道,从天安门城楼到长安街,在70周年大庆到来前,他们的讲述,拼接起了一段段并不完全为人所知的国庆记忆。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管竞 贾天荣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有一位老人也迎来了自己百岁寿辰。这位老人画过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像》,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少先队队旗的设计,还设计了中国共青团团旗,主笔设计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并担任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票面整体美术设计。

    他就是新中国美术和设计界的功勋人物——周令钊。

    (图/解放军画报)

    由于周令钊先生年岁已高,因此周令钊的女儿,清华美术学院教授周容就以“代言人”的身份接受了包括东方网·纵相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

    “在我的而立之年,我们为之奋斗的新中国诞生了。从参与成立建设,到见证祖国成长强大,风风雨雨70年。如今,我已经年满100周岁,进入101岁了,我的身体还可以,只是记忆差了,唯愿我们的祖国明天更美好,我们的人民文明、健康、幸福。”周容代父发声。

    周令钊先生的一位多年好友在“为新中国造型——周令钊先生百岁艺术展” 上接受东方网·纵相新闻采访表示,周先生对艺术的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感知,以及立于自己民族艺术的根基上创作,都很值得现在的年轻艺术创作者们学习。

    开国大典前几个小时,他才画完天安门毛主席像的最后一笔

    让我们把日历翻回1949年10月1日。此时,天已大亮,距开国大典举行已没有几个小时了。周令钊仍一手拿着画笔,一手拎着颜料桶在天安门城墙爬上爬下。

    梯子周围,很多人一边看着手上的表,一边紧张的看着他。直到他完成了最后一笔,大家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1949年9月的一天,离新中国成立的日子已不远了。国立美术学院(中央美院前身)党委书记江丰找到周令钊,说开国大典筹备处的同志点名要他为天安门城楼画一幅毛主席像。

    那一年,周令钊30岁。

    “这项任务之所以交给我,是因为我在国共和谈时画过一幅毛主席像。1949年4月,国共和谈在六国饭店举行,领导要我带学生设计布置会场。悬挂在会场内的毛主席油画像就是我带学生布置会场时画的。

    当时的主办者给我提供了一些毛主席的照片,供我参考。其中一张毛主席在延安时期的照片,是由一位著名摄影家拍摄的,曾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悬挂过。我以此为蓝本,画了第一张毛主席像。

    画像中的毛主席头戴八角帽,衣领微微敞开,面带微笑。这次国共和谈会议结束后,工作人员告诉我,领导评价会场布置得很好,尤其对毛主席画像非常满意。

    也许正是有了那次出色的表现,才有了后来光荣的任务。”周令钊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周令钊先生(左)与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交流。 (图/视觉中国)

    接到任务,周令钊便带着妻子陈若菊来到天安门,在城楼上的大殿外搭起脚手架,开始了工作。

    考虑到毛主席的性格、风度和诗人气质,而且新中国即将成立,人民领袖应当充满胜利者的微笑。周令钊依然选取了那张毛主席戴八角帽的照片作参考,完成这件非同一般的作品。

    1949年9月30日,画像绘制工作接近尾声,当时的北平市市长聂荣臻特意来看画像。聂荣臻市长对画像上毛主席的神态和表情很满意,但提出开国大典是个庄重的时刻,画像中毛主席的衣领应该扣起来好些。周令钊马上进行了修改,改完后才回家睡觉。

    然而,刚上床,工作人员就来敲门,说还有要修改的地方。原来,有领导提出把毛主席像下“为人民服务”几个小字去掉会更庄重,在画像上的呈现方式可以再改进,周恩来总理的意见是“马上改”。于是,周令钊火速赶回天安门。

    此时,画像已经挂上了城楼,聚光灯也打开了。

    天安门城楼中间门洞约8米高,毛主席的画像就悬挂在上面,修改谈何容易。当时设备非常简陋,没有升降机。在三个直梯绑成的巨型长梯上,所有聚光灯打向城楼。周令钊赶快一手拎着颜料桶,一手拿着笔爬上去。

    2008年,周令钊绘制了彩墨画《回忆开国大典毛主席画像绘制现场》,生动地记录了那一历史时刻

    “我把‘为人民服务’几个小字先抹去,然后补上与衣服同色的颜料,使之看起来‘天衣无缝’。由于画太大,梯子又小,我只能改完一部分,下来再上去,如此反复多次,终于大功告成。收工时,天已大亮,此时距开国大典就剩几个小时。”

    开国大典准时开始!天安门广场,红旗飘飘,欢声雷动。在广场东侧(现国家博物馆附近),周令钊和妻子陈若菊已身处国立美术学院的队伍里,年轻的脸上,满是幸福和激动,他们的目光穿过欢腾的人海,望向天安门城楼的正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少先队队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勋章、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票面整体美术设计……时光荏苒,周令钊参与设计的作品不断增多,每一件都是他对新中国的无声告白。

    正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的“为新中国造型——周令钊先生百岁艺术展” 以4大板块,共300多件作品和大量文献资料,全面呈现了周令钊先生一心为祖国、为人民进行艺术创作、从事艺术教育的成就。

    多年老友:周先生对名利没有任何概念

    从事印刷行业的石女士来参观了此次艺术展,她和周令钊先生一家认识20余年,参与了周先生画册的制作。“他是一个很平和的老人,对名和利没有任何概念,非常有才气。”

    回忆起对周令钊先生的印象,石女士表示,虽然已是百岁老人,周先生的思想从不落伍。他的作品不会求同一类型的重复,更多反映的是一种美的追求。

    “他搞了许多重大的事情,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从不张扬。如果换成有的人,能参与其中任何一项,都可以‘吹嘘’一辈子了。”著名画家黄永玉曾在受访时说。

    新中国成立后,周令钊多次担任五一、十一天安门广场游行庆祝活动的美术总设计

    接受东方网·纵相新闻采访时,周容表示,父亲到底设计创作过多少艺术作品,他自己没有概念,也从来没有统计过。

    艺术品市场的火爆,曾让周令钊的画作千金难求。但2011年,周令钊将1940年至2008年自己的80余幅画作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父亲只是不想让平静的生活受到打扰,让单纯的艺术创造变得不再单纯。”周容说道。

    石女士表示,周先生平日里话语不多,所有的情感都在作品里头会有表现。他关注的更多的是民生的问题,包含着对家国的情怀与整个社会的关注。

    石女士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周先生对事物观察的敏锐和准确,这种天赋也表现在了设计方面。

    “他的设计思路很快,构图很快,在我们平常跟他聊天的时候,他也常常发现我们感觉不到的东西。”石女士认为,周令钊先生不同于其他的人一点是,在他的设计语言里,更多地倾向用中华民族元素来表现。

    曾在上海育才学校担任美术老师

    2019年9月25日,周令钊入选“最美奋斗者”。周令钊还曾与上海结下不解之缘。1947年,周令钊到上海看望好友田汉。田汉建议他到上海育才学校美术组任教。

    抗战时期,多少家庭离散、儿童失学,上海育才学校专收社会上有特殊才能的儿童,还招收了不少失去家庭或家庭上有困难上不起学的有为青少年,将他们培养成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是上海育才学校的责任和宗旨。在学校参观后,周令钊决定留在这里。

    在育才,周令钊和同学们深入上海农村,写生作画,创作农村题材,用组画、连环画画“武训传”;在上海、杭州参加反内战,反饥饿的宣传,使师生们了解解放战争的情况,不少进步青年在周令钊的鼓励下先后奔赴解放区。

    周令钊在上海育才学校创作的师生画像


    上一篇:老民警李晓斌:站好退休前最后一次国庆安保岗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