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19-09-15 11:36:09
制作一个造型精致的瓷器,当然不容易,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做到极致。01、景德镇瓷器的“秘密”
极致一词在当下属于稀缺词,它要求从业者有强大的细心和耐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匠人精神”。
作为瓷器之都,景德镇的匠人一出手,向来是优质的保障。
尽管它的绝佳声誉已在全国闻名,但是不断寻求突破的景德镇,在创新的路上从古至今始终是步履不停。
这种状态恰是它长盛不衰的根由,就好比一个人的成长史,成长的痕迹或许有深有浅,而关键点则在于是否有注入新的改变。
从变化的角度来说,景德镇制瓷工艺算得上艺术领域里的惊喜所在。工作于此的人们不惧怕失败,如果能成功制作出一件这世间绝无仅有的器物,那么无数次试错的经历便在所难免。
02、制作一件造型独特的瓷器分几步?
每一件成形的瓷器,就像一个不断磨练,最终蜕变成新的人一样,没有哪件器物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其中反复烧制过程中的不易,只有经手亲自打磨的每位匠人才能懂。
这一次我有幸亲眼目睹其经过,这才明白制作一件瓷器的复杂程度,往往超过我们的想象。
【揉泥】
揉泥师傅先将一块不规则的泥块,切成两半,然后用力拍打,直到将泥块拍打成相对规则的状态。
【拉胚】
将揉好且晾干的硬泥块,加入水使其柔软后,用双手上下打磨泥体。
在打磨的过程中,拉胚师傅需要一边用桶里的泥水完善泥体,一边紧盯泥体的形状走势。
一般情况下,每天要做出60~70个。
【利胚】
将拉胚完成后晾干的胚体,放在一个旋转盘上。利胚师傅需要一边用泥水让胚体变软,一边用条刀、板刀、水笔,在细节处完善胚体。
条刀的作用是让原本厚实的胚体变薄,板刀的作用是给胚体进行造型,水笔则是为了让胚体加水弄湿变软后,更好的进行去灰和修型。
【补水】
补水师傅需要一边擦洗成型的胚体,抹平细部不规则的纹路,从而使凹凸处变平,一边对瑕疵处进行修补。
修补的过程是用一小块泥,填补在瑕疵处。等一切都填补完毕后,再用水将表面的泥渍擦干净。
【雕刻玲珑】
做玲珑的师傅先用一个字样膜纸勾勒出字样,然后按照已有的字形,用自制的小平刀进行雕刻,之后再一次次进行纹路上的加深。
雕刻好字样以后,用自制的钻孔刀在字上进行打玲珑眼,沿着字体纹路,打下距离适中的眼。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接下来的填釉。
【素烧装窑】
将带有玲珑字样的胚体,放入窑箱,使胚体变硬,变硬以后容易上釉。
【填玲珑釉】
填玲珑釉的过程,主要是用笔在之前雕刻下的玲珑眼里点上很多遍,点的过程是用笔沾上白色的涂料,直到把凹槽处一个个都填满。
都填满后,再用涂料,在整个字形上整体刷几遍,起到整体修补和填充的作用。
填玲珑釉的师傅,需要一天填30多个左右。
【绘画】
绘画师傅首先按照图纸上的图案,将底稿直接画在胚体上。
第一遍是铅笔稿,第二遍是描线。描好线以后,开始上色,用的是青花料,青花料遇火后会变色。
【吹釉】
将画好的胚体放入吹釉箱,吹釉的过程只需4~5分钟。
在吹釉的过程中,吹釉师傅需要一边旋转胚体,一边用吹釉工具来吹,让釉附着在胚体上,以保证胚体本身更光滑。
【烧窑】
将胚体放入窑箱里,点火烧制。
【出窑】
开窑师傅带上白手套,从窑箱里拿出烧好的瓷器。
就这样,一件瓷器才算大功告成。
03、“逼出来”和“砸出来”的瓷
在制作的整个过程中,既需要每位师傅之间默契的配合,同时作为个体,每个人又都需要有耐心和细心的匠人精神。
景德镇的制瓷人向来以“砸出来”和“逼出来”为信条。
所谓“逼出来”,是因为在面对某个从未有过的艺术品时,对所有人来说都是第一次,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硬逼着自己绞尽脑汁也要完成。
至于“砸出来”,则是因为在制作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次失败。那些失败的半成品,只能是砸掉它们。而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最终制作出相对完美的瓷器。
当我们日常感慨景德镇的瓷器为什么能让世界惊叹时,这里的手工业者们正在埋头苦干着。
假如你有幸来到制瓷车间,我相信你会因为眼前静谧的环境,而对每一件即将被制作出来的器物心存信任。
你也会因为每位匠人脸上的平和与手上的细腻,而放心的将即便是在无比复杂的制作工序下,制作而成的器物托付于此。
对于一个以制瓷闻名的地方,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沉下心来,制作就对了。
这世间哪有什么艺术是长盛不衰的,只不过是有的人在日复一日的兢兢业业。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