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20-04-22 03:31:15
最近,突然刮起了一阵“相声风”。
谁也没有想到,众多本该在夜店蹦迪的年轻人,如今却手拿着荧光棒坐在台下听起了相声。
当“德云社”的名气越来越大时,受人喜爱的“宝藏男孩”也就越来越多。
张云雷靠着一首《探清水河》,成为万千少女心中朝思暮想的“辫儿哥哥”。
孟鹤堂的一句“盘他”,更是成为当下最热门的网红词语。
随便单拎一个出来,都能说出他身上的拿手绝活。
却唯独,郭麒麟。
人们提起他,第一反应都会是郭德纲的儿子。
就连他申请个微博,新浪也自动认证为“郭德纲之子郭麒麟”。
他是名副其实的「星二代」。
但他偏偏又是一个最不像星二代的星二代。01.「翩翩少年郎」
老话都说,祖宗江山儿孙败。
倘若今天郭麒麟真是个浪荡公子哥,我倒也不会觉得惊讶。
他是德云社的少爷,年龄又比较小,若真的恃宠而骄,众多师兄也拿他没有办法。
他本可以靠着“郭德纲之子”的称号,游手好闲,不学无术。
可是,他没有。
尽管坐拥着“少爷”的身份,却从来没有享受过少爷的待遇。
小时候,郭德纲的弟子栾云平去郭德纲的家里,看见桌子上有饼干,直接拿起来吃了。
郭麒麟站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咽着口水小声询问,自己能不能吃。
栾云平很纳闷。
他说,这是你家的东西,你当然可以吃了。
这时,郭德纲出面告诉栾云平,家里的好东西,都是给外人先吃的。
郭德纲是真的「偏心」。
有什么好东西,好资源一定会按照辈分来,先紧着徒弟。
从郭麒麟15岁辍学,16岁步入相声行业以来,几乎就没有给过什么指导。
虽然郭德纲坦言,希望自己的儿子开心就好。
但任何一个小孩,如果看到自己的父母在别人身上投注的心血比自己多时,心里都会不舒服。
我不知道,郭麒麟有没有那么一瞬间想过,如果自己是郭德纲的徒弟就好了。
工资方面,更是没有什么偏袒。
和所有人一样,按演出次数领工资,一场100。
有什么节目资源,他也绝不会是父亲的优先考虑。
和郭麒麟有着差不多出生的马东,曾在节目中直言,自己没有选择相声行业,就是因为嫉妒父亲(马季)的学生。
这种一般人很难平衡的心理,郭麒麟却做到了。
郭德纲最红的弟子之一岳云鹏,曾说过:“如果郭麒麟是一个很容易嫉妒的人,我们的日子都不会这么好过。
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很善良,很大度的人。”
而郭麒麟更是常常把岳云鹏挂在嘴边:“我哥很棒,比我强。”
在他的身上有着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成熟。
他明白,这一生,都注定要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
既然无摘掉「星二代」的标签,那就努力让自己的一举一动,重新定义这个名词。02.「我其实真是个演员」
不久前,郭麒麟跑去参加了《我就是演员》。
不禁让人怀疑,一个说相声的会演戏吗?
但是在郭麒麟的定义里,相声演员也是演员,甚至比很多影视演员更有优势。
他们更加知道舞台效果,也更知道如何调动观众的情绪。
参加《我就是演员》,是郭麒麟对自己的一次审判。
他的心里还是有什么东西在生根发芽。
郭麒麟知道,那是一个年轻人迫切想要证明自己的念头。
但很快,这个念头就受到了质疑。
一方面,人们觉得他是郭德纲的儿子,不好好说相声,跑来演戏,简直是不务正业,另一方面,C位晋级,绝对是沾了他老爹的光。
郭麒麟夹在中间,演得差不对,演得好也成了一种罪过。
他倒也不想解释。
似乎也没什么立场解释。
因为郭德纲是他爸这件事,谁也改变不了。
骂吧。
总有骂累的那一天。
在骂累之前,一定会用自己的实力堵住他们的嘴。
一路走来,什么样的声音他都听过。
要说真骂得狠,似乎还不足小时候父亲骂他的十分之一。
郭德纲从来不动手打孩子。
但最喜欢将郭麒麟带往人多的地方数落他,不认识的人面前,认识的人面前,用言语活生生地把郭麒麟扒个精光,接受目光的“凌迟”。
郭麒麟管父亲这种教育叫“挫折教育”。
一定要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磨得粉碎,然后在他自己长大的过程中,用实力捡起这些碎末,粘接上,成为一个更加坚强的人。
小时候的郭麒麟很爱哭,常常骂着骂着就哭了。
或许是把眼泪流干了,才让现在的他,在骂声中,依然能做到微笑面对。
长期的“挫折教育”,为他涂抹上了一层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成熟色彩。
他说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
进行之前,他就设想过最坏的局面,只要比设想的局面稍微好一点,都算是一件好事。
夸他的话,不听。
骂他的话,不信。
他比父亲更希望,自己只要能成为一个开心的人就够了。03.「另类95后」
只是说实话,郭麒麟这孩子真的有点“怪”。
20多岁年轻人喜欢的事,他一件也不喜欢。
当德云社的师兄们都跑去扎耳洞时,他躲在后面,除了害怕疼什么想法也没有。
当家里来了位泰国高僧,专门给人纹身,张云雷、烧饼、岳云鹏等很多徒弟都排队去纹时,他就在一旁看着,坚决不让那根针扎在自己身上。
好不容易染了一次黄头发吧,还是因为要出演一部电影,被老爸郭德纲逼着去染的。
染好之后,他看着镜子里的“黄毛”,赌气道,黑头发多好,挺纯洁的一个好孩子变成“外国鸡”了。
不是郭麒麟自夸。
他真的是一个好孩子。
这种“好”放在他所属的这个年龄段,甚至有点格格不入。
别看郭麒麟在舞台上表现得滔滔不绝,私下里,很多时候,他都更愿意当一个“哑巴”。
当大多数年轻人都喜欢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时,郭麒麟去年一共就发了一条朋友圈。
一个月前,要不是必须出面帮师父于谦宣传电影,几乎没人知道他的面部受了伤。
不仅粉丝不知道,师父师兄更不知道。
23岁的郭麒麟当真像极了自己的父亲。
十几年前,相声行业不景气,郭德纲靠自己摸爬滚打吃了不少苦。
但是他从来没在台下说过。
很多事情,郭麒麟都是通过舞台上的父亲了解到的。
那些苦,是他无法体会的。
台下的观众在笑,他的鼻子却酸酸的。
也许从那时起,他就知道作为“郭德纲之子”要承受什么。
出门在外,他的一举一动不仅仅是“郭麒麟”,更代表着“德云社”。
在他的身上,很难看见常人眼里“95后”具备的特质——对这个世界充满锐气、棱角和愤怒。
该学的,该懂的传统礼仪,他一个都没落下。
碰见比自己年长的长辈,永远都用“您”来称呼,打招呼也一定会站起来,等对方坐下了自己在座。
在这个礼仪的重要性远不如曾经的时代,郭麒麟的一举一动,都更会让人眼前一亮。
一次,郭麒麟在接受华少的采访,为对方倒茶,一不留神,倒满了。
他立马道歉,赶紧说这杯我来喝,重新给你倒。
“酒满茶半”的礼仪,时刻谨记于心。
就连华少都说,郭麒麟展露出一种和年龄不相配的清醒和成熟。
他对身边的一切、对他自己都有着清醒的认识。
20出头的年轻人,我们渴望出众,渴望标新立异。
纹身、耳洞、烫头,都是我们对无趣生活的反抗。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彰显自己的酷。
在这一点上,郭麒麟和我们一样,他也渴望着标新立异。
只是,这种“异”他不想靠发型,也不想靠关系,而是想用自己的实力去说明一切。
没有人能定义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应该活成什么样。
你看。
24岁的郭麒麟,不抽烟不纹身不喝酒不烫头,不是一样很酷吗?
上一篇:注意,你们暴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