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20-04-22 00:32:16
近日热播的《清平乐》凭借着对历史的高还原度和正午阳光团队的质量背书,吸引了各路大咖前来科普。这部剧其实并没有采用过多说教科普的形式,却通过神还原宋朝的当情当景:文人间的争吵、友谊和风骨、皇帝的无奈、宋朝的台谏制度、小姐妹间的插花聚会等等,让人看到原来宋朝是这样一个宋朝。剧中服饰和道具都堪称有史可依,更有好事者曾经考证过一掠而过的背景图如皇帝议事时在旁奋笔疾书的文案,万国来朝时街上的异域人等,即使是作为背景而存在的人物或者道具,都深经考究,正午之良心制作可见一斑。
《清平乐》主要讲述了宋仁宗(王凯饰演)的一生,从他少年时无法执政到大娘娘去世执掌朝政,这一生的帝王爱恨。其中,宋仁宗的皇后(江疏影饰演)作为宋仁宗的官配,立志于辅佐宋仁宗成为大宋最好的皇帝,却屡屡受到皇帝冷遇,帝后感情线也是颇为引人注意的一条明线。
一、清平乐的精良制作,帝后之间缓慢的感情进展
1、正午出品,必属精品
2015年,正午阳光横空出世,主心骨就是曾导过《闯关东》、《战长沙》、《琅琊榜》、《北平无战事》、《大江大河》的孔笙,除孔笙外还有侯鸿亮、李雪、张开宙等中坚力量,其相关作品更是多次斩获飞天、金鹰、白玉兰三大奖。凭借着出色的细节刻画+扎实的导演功底,正午逐渐成为良心剧的代言人,此次清平乐正是正午阳光的又一良心巨制。
清平乐是根据米兰lady小说《孤城闭》改编,由朱朱担任编剧,张开宙执导,侯鸿亮任制片人,王凯、江疏影领衔主演,任敏、杨玏(饰韩琦)、边程、叶祖新(饰张茂则)、喻恩泰(饰晏殊)、王楚然、刘钧、冯晖、张本煜(饰范仲淹)主演,吴越、许龄月、曹曦文特别出演。在制作层面上,无论是朝堂之上内廷之中还是京城普通百姓的房屋小铺,都竭尽还原宋时风貌。无论服饰礼仪还是风俗人情,一帧一画皆精工细作,使大宋气韵和古典之美跃然纸上。同时剧集采用脱胎于中国传统美学的对称构图,启用大气素雅的色调传递出了稳定厚重的整体观感,与《清平乐》的整体气质相辅相融。
剧中王凯饰演的官家一上线就穿一袭月白朝服,清俊文雅神还原了人们对于官家的美好想象。而少年王凯的孝而不能,既为后续剧情展开做了伏笔,也为皇帝后来的感情生活做了铺垫。随着宋仁宗的掌朝,他的臣子们韩琦、晏殊等也相继登场,朝堂之上屡起争辩,作为剧中的“刺头儿”范仲淹更是引领了部分朝局走向,引发颇多经典名场面。而名士们的争辩,说理透彻、言辞精妙且自带君子之风,剧情看起来也是非常的过瘾。
《清平乐》的剧集里没有超级大英雄,也没有明显的反派人物。故事情节层层铺陈、环环相叠,有着逻辑严谨而清晰的整体架构。剧集进展不徐不慢,通过多重细节娓娓道来各种人物关系,展开情节脉络。故事和人物都别具匠心。随着剧情的展开,也是渐入佳境。
2、帝后之间缓慢的感情进展
“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
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偶尔我们会感慨曾经那个时代的纯真。希望回到那个车马慢的时代。但是当真的回到了很慢很慢的时代,我们又开始着急:进展真的太慢了!
赵祯对练习书法的曹丹姝说:你若有心想练好,慢慢习练,书法亦如世间万事一般,徐徐图之,不必急于一时,要有耐心,火候到了,自然就好了。
说这话的时候,帝后两个人同写飞白,也是丹姝入宫五年来两人最为亲近的一次。只是这亲近隔着距离。皇帝这话是说给丹姝,也是说给自己,他们之间虽然没有裂痕或者仇恨,却有不理解,像一块冰隔在二人中间,消除这块冰的最好的办法是融化它,而不是生硬的搬开它或粗暴的敲碎它。
于是两个人决定给这段感情慢慢来的时间。
这本无可厚非,只是皇帝的身边从来都不缺女人,更不缺绞尽脑汁也要上位的姑娘。这不,浑身充满着槽点的张妼晗已经上线。帝后的本意或许是好的,却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矛盾。我也曾埋怨,或许皇后能再主动些,再跳脱些,那便好了。
不过,《清平乐》对于原著小说的改动也颇大,把小说中原本是徽柔公主成年后的冲突都放置到了青年仁宗时期,我也大胆推测,张妼晗也许会提前下线,帝后CP一定会发糖。
二、那些根据流量IP改编的国产爽剧,为什么我们会被国产爽剧支配
1、畅销小说尤其是网络言情小说IP的改编,充斥着各类市场
我们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数不过来的各色经典文学作品,然而每一年上架的电视剧里,几乎很难发现这些历史和经典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大女主剧且尤以古装为多,且多为畅销小说改编而成的流量剧。
为什么这些经典的原创和历史无人问津,却让网络言情小说的IP大行其道。要知道小说本身就是基于事实的改编和再创作,再基于小说去再再创作,其歪曲度和真实度早已是惨不忍睹。也难怪,在越来越多的国产剧里,我们看不到历史。
其实说到底,这种现象源于对年轻受众的妥协。作为电视剧主要受众的年轻人,他们的眼光和品味决定了电视剧们的方向,基于畅销小说的改编让电视剧有了受众基础;再请来流量明星,利于品牌营销和衍生周边。顺带再把本来30集的剧情注水到七八十集,如此,皆大欢喜。
《清平乐》的集数显示是70集,虽极力致敬传统和经典,在集数上却也未能免俗。不过,根据剧情走向来看,我们期待着这70集不是注水,而是能再多给我们展示一些宋朝的生平。
2、人们爱看爽剧,多是潜意识在作祟
国产爽剧多剧情曲折、冲突不断,正是因为设置了多个悬念,人们的好奇心作祟就让国产爽剧的收视率攀升不断。
其实国产爽剧的大受欢迎和人们的潜意识也有很大关系。潜意识主管人们的情绪、情感和直觉,虽能量巨大却像个幼稚的孩子,喜欢有情节的画面。所以作为有情节、有画面还比较生动的电视剧就深受潜意识的喜爱。这其实是非常符合潜意识的感知方式的。
如果说意识是一个会学习的好学生,潜意识就是未经启蒙的哪吒。意识可以分辨好坏进而进行筛选;潜意识却只负责收集整理和执行,无论好坏。因此,有效的控制和利用我们的潜意识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但是假使一直用一些所谓的爽剧来喂养你的潜意识,或许会越来越有失偏颇。
3、国产爽剧,让整个电视发展方向彻底走向“反智”
近些年的国产爽剧诸如《延禧攻略》、《楚乔传》等都纷纷取得了成功。这也让某些人似乎看到了希望,于是同质化、抄袭严重、演技差等问题成了后继爽剧的通病。
在看剧的时候你也会觉得很爽,可是看完之后,请问你看到了什么?或许什么都没有。
无岁月质感、无历史之思、无人文质量。
这样的爽剧注定只能让你“一时爽”,却无法“一直爽下去”。
窦文涛曾经在节目中提到过一篇文章,说起中国电视现状,他提到为了迎合最底层的普通人,电视就需要狗血般的爽剧来迎合观看人群的心里,从而让整个电视发展方向彻底走向“反智”。
看爽剧或许就像抄作业一样,你抄作业的时候很爽,可是等你真正需要用到你所学到的那些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学会。
这和《清平乐》中看上张妼晗的皇帝其实无甚区别,皇帝看中张妼晗,为的就是一时爽,但是假如他的身边只能有一位娘子张妼晗,他必然会很不爽。
原因无它,张妼晗能力不足。可爽一时,却无法爽到精神爽到一生。
能够是宋仁宗盛夏里的梅子冰饮的,只能是琴瑟和谐的曹皇后。
三、美好的东西都是需要费时的
1、“流行文化”可以是流行兼具“雅文化”的兼容并蓄
一部好的电视剧是否真的能做到兼顾人文和娱乐,做到既有商业价值又顺应潮流,同时又能极大程度的保留文化的本来味道?
有的人担心过于放开的后果是会对整个受众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雅文化”一直是被强力管控着的。只是被管控了“雅文化”,却让俗文化大行其道起来。
国产爽剧的一时热闹,似乎短期内也并未有停止的迹象。
我们只盼,随着管束的放松,雅文化能够和流行文化融合起来,为我们推出合理的理性的真实的认识历史的好剧。
不吹不黑的说,《清平乐》做到了高度还原史实,也带动了人们了解历史的兴趣。它改编自自带IP的流量小说《孤城闭》,把晦涩难懂的历史糅合为一个个有血肉的具体人物,让在历史上并不出众的宋仁宗一步步走到我们面前。这是流行文化和“雅文化”的兼容并蓄。这部剧的爆火,无疑也给后续电视剧的选材制作,起了一个很好的标杆作用。
2、我们从不会为不值得等的事或人等待
曹皇后和皇帝一直没有出现像我们想的那样你侬我侬,甚至五年过去了都没圆房。
近日更是上线了一位皇帝的宠妃张妼晗,一出场便颇有宠妃的派头:长相极美,练舞的教习说她的容貌身段数年来无出其三者;她舞艺超群,一舞可动人心魄;她脾气极大,专横跋扈的一言不合就会泼人热汤;她还深爱着皇帝,一见误终身。
这个张妼晗,正是宋仁宗的宠妃张妃,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人物。帝后的糖还没磕到,反而磕了一嘴砖头的时候,突然出来这么一个张扬跋扈横冲直撞的姑娘,让看剧的我一度非常不爽,深觉宋仁宗实乃大猪蹄子是也。
不过曹皇后是值得等待的女人,她若不好的话没有人会等,因为等待更美好。哪怕中间磕得是砖头,想到或许终有好的结局,我也能磕的下去。
其实,宋人的四雅事:点茶,焚香、插花,挂画,无一不风雅,无一不费时,然而却是当时宋人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的心头好。
这和宋人的整体风格也很相像:克制、寡淡、高雅。
对于这部剧一直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被倒逼创作的创作者们为了吸引受众,推出过很多国产爽剧,可是这样的爽剧套路却没有应用在《清平乐》这部剧上,相反的,这部剧的节奏甚至是有些“拖沓”的。清平乐的制作无疑是精良的,高度还原的历史陈设,一摆一设都透露着古雅。大量空镜头的运用,为我们展现了皇宫里的日常,圆中取景更让画面有了层次感。只是再精良的画面也掩盖不了剧情的缓慢,甚而有人把《清平乐》比作《天盛长歌》2.0:哪里都好,就是收视不好。
对于正午阳光来说,或许合适的ip+合适的改编+合适的导演,会是以后的发展方向。而在其中合适的改编或许尤为重要。作为个人来说,不管《清平乐》是否能成为“现象级”的现象,无论是选角、服化道还是剧情走向,都深得我意。我们也期待着有更多这样的良心剧百花齐放。
作者简介:我是小黄人大脑门,书中虽有人生百味,生活中却有人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