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20-02-22 23:38:19
很多人常把1994年称为世界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那年诞生了《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低俗小说》、《红》等一系列经典电影,实际上应该说整个90年代前半段都是电影的井喷期,无论是时代氛围,资金运转,还是人才流动都处在一个恰好的状态,才能拍出像《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活着》这样的国产电影,在电视剧方面亦是如此。
1995年首播的《无悔追踪》(豆瓣9.3分)就是这一巅峰时期的产物,它是尹力导演,刘佩琦、王志文领衔主演的一部历史剧,短短20集,从1949年一路拍到1988年,中间涉及的重大历史时期一个都没漏下,题材全是敏感词,台词多是禁忌语,以北京土唐刀胡同街坊们40年来的悲喜沉浮,展示了一幅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共和国当代史,那时候的国产剧可真敢拍啊!
1949年10月1日,土唐刀胡同街上挤满了欢庆的群众,派出所所长肖大力从包师傅理发店门口经过的时候,听见里面有人讲解国庆礼炮的构造,一打听,是地理老师冯静波,后者正好住在刚刚潜逃的特务四阎王留下的15号院子里,肖大力立刻起了怀疑,为了确定冯静波的特务身份,他也带着老婆刘亚琴搬了进来,与冯静波住上下楼。
与此同时,冯静波收到了上头的委任书,代号“5182”,台湾方面将通过短波乐曲与他联系,自此冯静波以中学老师的身份潜伏,谨小慎微地生活着。为了更好地伪装自己,冯静波和夜校班的学生大眉子结婚了。
虽然两家经常往来,亚琴和大眉子关系融洽,但肖大力从来没有放弃对冯静波的监视,经常对他的知识分子出身进行严厉地批判,或者听墙角网罗反动言论,可冯静波一直没露出尾巴,他不仅博学乐教,还古道热肠,在学校和邻里之间人缘不错。
就这样,他们迎来了50年代,度过了60年代,送走了70年代。
期间,冯静波的女儿冯抗美出生,他陷入与校长千金徐小妤的婚外情,闹离婚未果,后因作风问题被降级为校工,得以旁观校园风云,业余时间冯静波发明了自动吐痰踩盖器、超音波早点炉、自行车风箱等物件,被评为“劳模”。
另一家则风雨飘摇,儿子肖新桅带头造反,后被下放到西北插队,遭红卫兵夺权的肖大力为彻查冯静波的历史问题来到村里,留守在北京等待的雅琴以为丈夫遇到不测,悬梁自尽。一无所获的肖大力回京后,老婆和老娘都已去世,街坊们帮忙把后事料理了。
即使这样,肖大力内心仍认定冯静波是特务,他不同意儿子新桅和真心相爱的冯抗美结婚,结果两个年轻人组建了各自的家庭,互相牵挂,生活都很不幸福。
直到80年代末,已是某公司总经理的四阎王摇身一变作为台胞回京投资谈合作,享受贵宾待遇,肖大力抓住最后的机会,想从他嘴里问出冯静波的底细来,可连人家的面儿都没见上。
冯静波却在一场婚礼上见到了四阎王,被各位领导簇拥着吹捧,好不得意,一时间冯静波看透了这些年隐忍和坚持的无意义,他慷慨陈词了一番,回家后给肖大力写了一封坦白信,然后在抗美的陪伴下去公安局自首。
《无悔追踪》将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结合得特别好,最擅长用广播、歌谣、谈话的方式来转场,比如抗美援朝那阵孩子们跳皮筋唱的是“李承晚不要脸,光着屁股打着伞”,过两年又唱“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到了改革开放之后,便是满大街的邓丽君了。
剧中台词是活泼有趣的北京口语,俚语、流行语、警句接连不断,巧妙地通过一些生活细节来展现时代变迁,用淡定幽默的态度消解政治运动的沉重。比如打右派的时候理发店“分头一律从左分,从右分不理”,50年代人们肚子没油水,去肉店买肉都希望挑块肥的,80年代呢,售卖员给块肥肉那才是欺负人。
总之,看《无悔追踪》让人不由得感叹,这些创作者都是有生活的。
上一篇:星途遇到挫折,凤凰涅槃后靠实力复出,外貌并非演员的一切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