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20-01-21 02:21:47
你神性的本能,暴漏了兽性行踪。
你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你。——《唐人街探案》
《唐人街探案》系列从2015年到2020年,从本土演员到国际阵容,从电影到网剧,成功升级为独具特色的国产侦探IP。
2020年春节档电影被称为“史上竞争最激烈”的一年,各种类型的贺岁片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经多个电影平台数据显示,由陈思诚执导,王宝强、刘昊然等主演的《唐人街探案3》,预售票房23小时破亿,创华语电影预售最快破亿纪录,目前为止领跑其他春节档影片。
上映前9天,全网想看人数突破500万,创造了华语电影想看人数新高,成为春节档“最值得期待的华语电影”。
那么,《唐人街探案》系列究竟有何魅力?凭什么在竞争激烈的影视圈中脱颖而出?开发“唐探宇宙”IP概念,保持观众热衷度。
大家只要提到侦探系列影片,最先想到的就是英国的福尔摩斯,或者是日本的金田一,这些都是世界级家喻户晓的侦探故事。但在中国说到侦探类影视作品,我们估计只会想到包青天、狄仁杰这些古人,《唐人街探案》正好创造了一个属于现代人的中国侦探IP。
从《复仇者联盟4》引爆国内票房开始,可以看出观众对漫威电影宇宙的热衷度之高,同时也激发了大家对国产电影宇宙的期待,无论是观众还是市场,都需要这样一个先行者。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大获成功,打开了“中国神话宇宙”的大门。后续相关作品《姜子牙》在宣传中也打出了“封神宇宙”的名号,由此可见,系列电影宇宙IP是影视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陈思诚在采访中曾说,想要借由“唐探”这个IP,发展属于中国本土的侦探宇宙概念。类似于美国漫威电影,将钢铁侠、美国队长等等一系列英雄组合在一起,塑造出一个强大的漫威宇宙。这样不但可以增强IP的影响力,为日后其他衍生品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还能提升影片的综合价值。
回顾前两部“唐探”IP系列电影,都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2015年《唐人街探案1》获得了8.18亿的票房,2018年《唐人街探案2》票房大幅提升至33.98亿,到了2020年,《唐人街探案3》虽然目前还未上映,但是观众的期待值依旧居高不下。
《唐人街探案2》中引入了“Crimaster世界名侦探排行榜”概念后,为整个唐探宇宙后续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方向。而网剧中林默、五大灵童侦探组合等人的加入,增强了IP的差异性和可衍生性,在时间线上恰好承接了即将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
网剧《唐人街探案》目前豆瓣评分8.1,遥遥领先于大多数国产网剧。为了保持影版的质感,网剧拍摄延用了电影原班主创团队,共12集拍摄时长达4个月,其调度、剪辑和情节与电影版一脉相通,体现出了独特的“唐探”风格。
《唐人街探案》系列经过五年的沉淀,“唐探宇宙”品牌已雏形初现,IP口碑逐渐形成,其背后积累了一定的观众基础,这一点确实赢在了起跑线上。采用“喜剧+推理+悬疑”的模式,风格定位准确又新颖。
《唐人街探案》系列之所以深得人心,离不开其独特的"喜剧+推理+悬疑"的模式,整个IP的风格定位十分准确。
《唐人街探案》开创了国产电影的一个全新系列,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类型片。所谓“喜剧的外表,侦探的内核”,用喜剧的设定展开反情节的故事,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不忘展开头脑风暴,使其受众群体实现了最大化,这正是以往商业电影所缺失的。
1、从“奇葩组合”到“黄金搭档”。
“唐仁+秦风”,这是什么神仙搞笑组合?一高一矮,一老一少,一个帅一个丑、一个天才一个蠢材,也正是这种“奇葩组合”,才有了国产“喜剧”侦探类电影的创新。
王宝强饰演的唐仁搞笑又浮夸,刘昊然饰演的秦风呆萌又聪明,他们无论是在外型、性格、能力上都有着强烈的反差感,碰撞出了与众不同的喜剧效果。
在电影《唐人街探案1》中,警校落榜生"天才结巴少年"秦风,来到泰国找号称“唐人街第一神探”的表舅唐仁散心,没想到却意外卷入了一场扑朔迷离的案件中。
唐仁成了离奇凶案的嫌疑人,不得不和秦风亡命天涯,为了洗清身上的罪名,他们躲过了警察的追捕、匪帮的追杀、黑帮的围剿,在短短七天内查明了真凶。
看似和侦探毫不不沾边的两个人,竟然联手侦破了复杂的案件,组成了“搞笑侦探+推理少年”的奇葩CP。
电影《唐人街探案2》中,唐仁为了巨额奖金,把秦风骗到了纽约,一起参加了世界名侦探大赛。成功的将本土“唐探组合”带到了国际舞台上,还与世界各国知名的侦探,展开了一场啼笑皆非的较量。
他们的相处方式很特别,除了日常互怼,关键时刻又能彼此信任。曾经的“奇葩组合”默契度飙升,逐渐变成“黄金搭档”。
唐仁、秦风是《唐人街探案》系列的灵魂人物,也是时下观众最喜爱的影视荧幕组合之一,有了他们才让故事充满了喜剧效果,也成为了影片中不可缺少的标志。
即将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唐探组合”会把故事延续到日本东京,开启他们的第三次侦探之旅。两个人之间又将上演怎样的爆笑戏码?
2、从“本格推理”到“社会派推理”再回归“本格”。
除了喜剧元素,"推理"则是《唐人街探案》系列的另一大吸睛点。
从泰国曼谷“夺金杀人案”到纽约“五行连环杀人案”,影片中层层递进的推理剧情让人欲罢不能,可以看出,观众对推理的喜爱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喜剧。
《唐人街探案1》运用了逻辑性极强的本格推理,“密室”也是本格派最好的表达方式,故事表面是在破解黄金案,实际上与杀人案密切相联,剧情构思缜密而循序渐进,既有喜剧元素又不缺烧脑的推理过程,反转的结尾更是让人猝不及防,张子枫的诡异一笑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推理小说分为五大流派,即本格派、社会派、法庭派、悬疑派、冷酷派。
本格派通常尽可能地让读者和侦探站在同一个平面上,使双方拥有相同数量的线索。本格推理通过逻辑推理展开情节,注重犯罪技巧的破解,推论方法必须严谨清晰,容不得半点模棱两可。因此,注重公平与理性逻辑,是本格推理的两大特征。
《唐人街探案2》因需要交代“Crimaster世界名侦探排行榜”的概念,同时里面也加入了很多新的侦探人物,所发生的案件又是一个连环杀人案,所以,推理方式从本格派转换成了社会派。
只要涉及到连环杀人案,就会运用到“社会派”推理,本质上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和纬度,不能在同一个案子上纠结太久,每个情节必须要环环相扣,紧密的整合到一起,推理过程合理,不能出现任何漏洞,这样才会让观众有代入感。
社会派推理与本格推理的不同之处在于,解谜并不是最重要的,它更关注犯罪动机,反映背后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唐人街探案2》中,秦风曾说过自己不只是想找到凶手,而是想知道犯罪动机。
从本格推理到社会派推理,我们看到了“唐探”系列电影在推理上的亮点与看点。
《唐人街探案3》发生在盛产推理小说的“热土”东京,自然要回归最经典的推理方式,也就是本格推理,而且影片中还会加以创新,把本格推理的内核演绎到极致。
3、神秘人物“Q”的真实身份,给观众留下了悬念。
对于即将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观众最好奇的莫过于神秘人物“Q”的身份,在之前的宣传中也透露了“Q”的真实面目会在电影中揭晓,所以,即使是出于对Q的身份的好奇,也将支撑着观众对后续影视作品的观看欲望。
“唐探宇宙”中的主轴神秘人物就是Q。在之前播出的网剧也出现了Q的相关线索,貌似将谜团指向了张钧甯饰演的lvy,这种欲盖弥彰的处理方式,显然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在《唐人街探案2》中Q是一种捉摸不定神秘的存在,秦风一度怀疑肖央饰演的宋义就是Q,但是却没有找到任何证据。在接下来的《唐人街探案3》中,肖央依然饰演宋义,宋义的谜团是否会解开?Q的真实身份究竟是谁?
这一系列的悬念,不仅让观众想一探究竟,也让探案迷们真切体会到了一种推理的乐趣。跨文化碰撞,“中国味”与“国际范”相得益彰。
"唐探"系列在保留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与异国文化碰撞出了出人意料的火花,将中国味与国际范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毫无违和感。
影片中的人物名字蕴含了许多中华文化,“唐仁”这个名字一语双关,即指"唐人"街又代表唐朝,唐的文化影响深远。“秦风”秦字即秦朝,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实现统一的王朝,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宋义”宋则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
除此之外,影片中唐仁所擅长的风水、五行及符咒也同样都代表着中华文化元素。把风水上升到道家学说理论之上,将证据的推理过程和道家五行学结合在一起,是“唐探”系列的又一独特之处。
《唐人街探案2》案件中包括了五行元素: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脏属火、脾属土,是整个剧情中的重要一环。
《唐人街探案》系列一直秉承着为观众带来新鲜感,中日泰演技派演员齐聚,从泰国元素到美式幽默再到东亚文化。借助“唐人街”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展现了出了中国味又诠释出了国际范,让观众体验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底蕴,同时促进了亚洲文化的交流。
《唐人街探案3》还融合了大量的日本当地文化,如泡汤、相扑、和服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将涩谷、秋叶原、新宿等知名地点融入了拍摄场景,如此用心且丰富的作品,才真正对得起观众的期待。
《唐人街探案》系列试图发展属于中国电影的宇宙概念,通过全新的方式打破了国产侦探片的束缚,不仅为之后的一系列作品奠定了整体基调,也为观众形成了一个本土的“侦探圈子”,这就是它的成功之处。
“三十晚上看春晚,大年初一看唐探”,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是观众们真正的选择,在大家心中《唐人街探案》系列确实成为了一个品牌,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侦探系列影片。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