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20-01-03 20:19:41
最近大热的权谋剧《庆余年》最近频繁因为超前点播上热搜,这究竟是个什么机制呢,竟然引起网友的群起而攻之?其实这并不是腾讯第一次使用这个付费法则,在会员的基础上多花50元钱,可以提前观看6集剧情,同样的上半年的神剧《陈情令》也有过相关的付费买结局看的骚操作。这次热点的爆出让两个大流量大IP的剧集同时再回到观众的视线里,粉丝和观众不禁拿两个剧做起了比较,以向来公平客观的豆瓣评分来看,《陈情令》暂时领先于《庆余年》,这可让一大批《庆余年》的老粉愤懑不平了。
那么这两部剧都是讲什么的呢?《陈情令》是由一本玄幻男同的小说改编,“陈情”是男主使用的法器。男主是一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善良青年,拯救家族拯救敌人拯救世界。在他年少求学的时候,遇到了一位高冷腹黑、刻板雅正的世家子弟。两个人虽然性格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心中对于正义的追求使他们在今后坎坷的日子里,相互扶持惺惺相惜,承诺一辈子一起铲奸锄狞,扶贫济困。
《庆余年》讲的则是一个带有现代思想的主人公,通过一系列对于权势和自我的突破,最终找到了心中乐土的故事。男主范闲是当今国力最昌盛的庆国国君庆帝的私生子,从小被养在远离京都的儋州。在慈祥的祖母养育下,范闲的理想是富足安稳地度过平凡的一生。奈何身世使他立于全国最大的财富中心内库和最大的权力中心检察院之中,于是在各种权势和暗流的推动下,一个被动的少年慢慢走上操纵权势,权衡利弊的道路。
最近刚刚看完了《庆余年》,对比当初比较喜欢的《陈情令》来看,有这么几个地方可以看出豆瓣评分的差异来源。首先,《陈情令》的粉丝以原先的漫画分和原著粉为基础,后来又扩充了一批电视剧的cp粉。该圈层的粉丝特征是比较忠诚,且比较愿意为了作品之外的价值出力,比如名誉,超前点播。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粉丝圈内认可的文化推广到更高的位置,以此为荣。而《庆余年》本身的受众圈层较为广泛,本身这部原著风火的时间就是在十几年前,以男生为主,这部分用户在于享受本身的作品观感,并不属于粉丝圈层,所以没有很强的作品推动传播属性。
其次呢,《陈情令》的整体颜值水平较高,不得不说我还是很痴迷王一博弟弟的颜值的。剧集本身画风也偏向于古风唯美,含有浪漫主义色彩;而《庆余年》更多地采用写实主义拍摄,更多地从细节处凸显人物性格,推动剧情走向。主角的特写镜头较多,且张若昀不属于正统的审美长相,因此《庆余年》并没有踩中热情传播群体们的嗨点。
作为两部剧共同的剧迷来说,本来对于《庆余年》的期待值有9分,但是它表现出了8分的成绩,心里觉得刚好平平,没有特别的惊喜,也没有特别的失落。但对于《陈情令》来说,期待可能只有4分,但出来的时候确实6分的剧集,远超于期待,自然会给相应更高的分数。从剧情本身来讲,如果你喜欢恋情感情荷尔蒙类的,看《陈情令》是更好的选择,那种纯粹的赤子之心和痴心是非常上头的。如果你更喜欢权谋类型的剧集,可以选择《庆余年》,它更多地是在各种情感牵绊中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方向的故事。
《陈情令》因为在国外获得排名而遭受了很多网友的不满,认为此剧并不能代表天朝电视剧的画风,甚至有很多网友将它和前几年大热的《琅琊榜》作为比较,推举说后者更能代表古典的东方美。其实这三部剧各有各的优势,它们传递的价值观念也不尽相同。《琅琊榜》和《庆余年》以人心似战场为主旨,讲述最高的权势往往和人性脱不开关系。前者以亲情复仇为主线,后者以揭秘成长带节奏。《陈情令》的主旨则是正义与邪恶,在权势被不当使用的时候,孰正孰邪亦是不可分辨。三部本来就是各有所长,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说要选择一部代表天朝,输出作为东方文化的话,我觉得还是《琅琊榜》。这部剧集中含有的是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大仁大义,大忠大智。我们这个民族几百年来衍生的克制周全,忠义两全,在这部剧中都被完美地体现出来,因此最适合作为我们的文化输出。最后希望各位剧粉都能好好看剧,享受百花齐放的局面哦。
上一篇:他多次上热搜失败后,这回终于“坐稳”了热搜,原因让网友欢喜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