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19-11-16 17:06:04
首部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漫改电影;豆瓣9.0,今年分数最高的电影;IMDb8.8,近十年来首部杀进IMDb TOP250前十名的电影,目前下跌至第16位;目前全球最卖座的R级片,票房已达9.7亿美元,即将突破10亿大关;朋友圈,微博,各个公众号目前都被刷屏,尤其是朋友圈里,是个人都要帖出一张《小丑》剧照。由此可见,《小丑》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是现象级的。
但是,《小丑》这部电影真如大家所说的那么好吗?我认为不然。
《小丑》在普通影迷间的反响很好,但在国外专业电影网站上却不是,比如在烂番茄网站上的新鲜度就只有69%,MTC的评分59,但是国内豆瓣9分(我不懂)。
小丑对所有人来说都不是一个陌生的形象,无论是DC的粉丝还是电影爱好者,都会接触到一个人——希斯莱杰。相信大部分人喜欢小丑都是因为希斯莱杰演绎的小丑可爱又迷人。
无数人说过,“小丑不是输了,小丑只是不想玩了。”大家把自己对希斯莱杰版小丑的喜爱带入进了小丑这个角色,以至于后面的小丑都看似表现的不尽人意。
菲尼克斯这一版小丑亦然。
《小丑》这部电影,是介绍小丑的前传电影,告诉了世人,是什么制造了小丑,励志做谐星的亚瑟是如何变成杀人如麻的魔头。但是导演呈现出来的“为什么”有些小儿科了,不能让人信服。
小丑为什么惹人喜欢?
之前看到有人说如何制造一个大反派?
漫威:要给他超高的智慧,强大的肉体,顶尖的战斗技能。
DC:给他一个糟糕的人生吧。
DC近年收获颇丰,在于漫威的对抗中慢慢开始崭露头角,《海王》成了DC的面子,《蝙蝠侠》三部曲成了DC的里子,而《小丑》的定位不清不楚,既不是商业的爆米花电影,又没有蝙蝠侠引人深思的深邃内涵。文艺的包装使《小丑》有了爆发式的曝光量,一瞬间成为了“年度最佳”,“最值得期待”的电影。
是什么让《小丑》拥有如此之大的粉丝基础呢?不是导演,不是演员,也不是编剧,而是“小丑”这个形象。
性格乖张,可怜可爱,让人同情又让人崇拜。小丑因为本身形象的原因吸引了一票粉丝,从开始的一个小角色,一步一步的拥有了自己的漫改长篇电影。这是粉丝的胜利。
我们反过来思考小丑获得人们喜爱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他有一个悲惨的人生,惹人同情。因为他被世界所抛弃,惹人可怜。因为他没做错什么,是被逼无奈。
换句话来说,小丑的形象是自私的,个人主义的。尤其是在这部电影中,小丑的个人行为是不用承担责任的。
这种种特征可以迅速得到观众的移情,大家潜意识中都想做一个不用负责任的人,拥有自己的拥簇者,无条件的支持自己的破坏行为。
还有最可笑的一点是小丑的妆容。不知从何时起,“面具”一词大幅度的跃出水面,好像“面具”成为了“社会人”的象征,成了无奈之举。每个人都是带着“面具”生活的,人前装出一副笑脸相迎的模样,人后则是痛苦真实的自己。
真实存在吗?有可能。有必要大肆渲染吗?没必要。
小丑也在这方面获得了观众的共情,可怜的人饱受欺凌,被小孩儿欺负,被小偷欺负,被上司欺负,被众人欺负,带上面具之后杀这个杀那个,抒发自己的不满,被捧为神。
完全一出非主流大戏。
上一篇:美剧《行尸走肉》因剧情需要,导致格伦的离开,多少人而哭泣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