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19-11-14 13:17:48
我们经常贬低漫改电影,这到不是因为偏见,而是因为漫改电影很容易架空现实,把我们引入到一个虚幻的空间,打造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经常有一堆绝对正义的超级英雄在拯救世界,而恶人永远都是脸谱化的形象。所以大多数的漫改电影都是童话故事的级别,我们很难在一个超级英雄身上寄托人类的复杂情感。当然,我说的是绝大多数漫改电影,事实上,很多漫改电影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极力将漫画中的人物变成更为复杂的人物形象——但是大多数漫改电影都是很无聊的,所以我们才看到电影大佬马丁·斯科塞斯批判漫威电影不是真正的电影,更像是主题公园。
在给《纽约时报》的文章中,斯科塞斯苦口费心地去解释和普及什么是电影?“电影是关于真相的——美学、情感和精神上的真相。它是关于人的——人的复杂性和他们的矛盾,有时是矛盾的本性,他们可以互相伤害,互相爱护,然后突然面对自己。它是银幕上的意外,在生活中被戏剧化和被解释的,并扩大到艺术形式中找到可能的意义”。对斯科塞斯来说,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这就意味着电影是无数艺术家的自由表达,所以电影应该有很多种面孔,或者说艺术类型。但现如今以漫威和DC为主的漫改电影统治了好莱坞,它们并非不好,并非不是艺术的一种,但它们的存在凸显了一种危险的态势:它们即将代表唯一存在的艺术形态。这个就很早糟糕了,正如斯科塞斯担忧的那样,在这些漫改电影里,没有真相,没有悬疑,也没有真正的情感是危险的,这些电影是为了满足特定的需求而制作的,它们被设计成有限主题的变体,“它们名义上是续集,在精神上是翻拍,里面的一切全都是官方盖章的,因为不可能有其他的方式。这就是现代系列电影的本质:市场调查、观众测试、审查、修改、翻新和再加工,直到他们可以被消费”。这些漫改电影改变了观众的欣赏习惯,也改变了他们对艺术的认知,人们变得期待同类电影,讨厌那些无法预知结果电影,他们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变得越来越狭隘,直到有天在荧幕上唾弃那些无法欣赏的电影类型,然后把电影变成了纯粹的一次性消费品。
当然,我们不能说斯科塞斯说得绝对正确,只能说他批评的绝大多数漫改电影都是这种肤浅的类型,而漫改电影仍然有少数的例外存在。比如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蝙蝠侠》系列三部曲就是一个伟大的例外,而DC今年的爆款《小丑》是另外一个伟大的例外——而且后者的创作灵感正好还来源于斯科塞斯的影视经典《出租车司机》和《喜剧之王》。
《小丑》这部电影一直让我充满了好奇心。原因有很多,首先,在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希斯·莱杰塑造的小丑已经成为了影视不可超越的巅峰之作。这部电影的成功也跟小丑这个反派的塑造有很大的关系。要知道,早八十年的蝙蝠侠电影中,小丑充其量就像他的妆容一样,只不过是蝙蝠侠需要面对的众多敌人之一,那时候的小丑还是脸谱化的,恶搞性质的人物。这也是斯科塞斯对漫改电影批评的原因,大多数人物都是脸谱化的形象,缺乏人性所具备的那种深度和复杂性,但是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横空出世,改变了我们对漫改电影的认知。
诺兰电影中的小丑被塑造成了一个无政府主义与恐怖主义者的结合体,这个人物的复杂性在于对任何东西都是一种玩耍的心态,他不追求任何目标,也不追逐任何意义,他所有的东西就是制造无序状态,从而可以打破这个虚伪的以秩序为目的的世界的诉求。这个角色让人最恐怖的地方在于,他可以激发出周围人的那种黑暗气质,从而驱动身边的为其服务。当然,诺兰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赋予了小丑更多现实的思考,他把小丑看作是蝙蝠侠的另一面。实际上,我们也可以说塑造成了所有超级英雄的另一面。超级英雄的正义性来自哪里?他为什么需要面具?他的面具可以为他遮掩了什么?超级英雄为什么是绝对正义的?大多数电影都会忽略这个问题,但是诺兰对超级英雄的存在进行了终极的拷问,而小丑就是超级英雄的反面,即是说,假如某一天,超级英雄不再具备正义的属性,这个秩序井然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看看小丑制造的哥谭市的危机就一目了然了。这是诺兰的一次政治实验,用小丑检验人性,用失序考验人性是否可靠。小丑的强大不是因为他绝对的恶,而是人性太复杂,你无法得知,人类是不是每次都能禁得住诱惑。
在诺兰之后的漫改电影《自杀小队》中,小丑又作为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角色出现了。但是这次杰瑞德·莱托饰演的小丑,变成了一个失败的实验。莱托的演技是毋容置疑的,他把小丑的疯狂演绎得淋漓尽致,但是由于编剧没有办法在大量的群众对一个角色赋予绝对的信服力,于是这个小丑变得空洞而无意义,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为何存在。当然,也许是经过了诺兰的洗礼,我们在再也无法把小丑这个角色简单脸谱化,这就意味着,想要拍好另外一个小丑,要么赋予角色绝对的信服力,要么就另辟蹊径,从其他角度对小丑的角色进行发掘。于是,我们看到了杰昆·菲尼克斯饰演的《小丑》横空出世。
上一篇:这个只有1万粉丝的不著名演员,为啥《受益人》演反派都这么可爱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