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19-11-03 11:26:14
关注巨呼市,句句说呼市。作为热播电视剧《大盛魁》编剧之一,80年出生的王路沙对于玉泉区有着特殊的情感。如今,王路沙又带着一部讲述乌兰夫题材的电影回到了呼和浩特。本期《玉泉故事汇》我们一起听听这位呼市导演和玉泉区的故事。
土生土长的“导二代”
对于导演王路沙,很多人可能有些陌生,但是他的父亲王新民就耳熟能详了。执导过《大盛魁》、《新燕子李三》、《侠客行》等电视剧的王新民导演,为观众带来过不少口碑不错的好剧。其实王路沙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大盛魁》的编剧,现在的他子承父业,同样当起了导演,和父亲不同的是,他更多的是导演电影。
王路沙算是第三代的呼市人了,父亲王新民从小生活在玉泉区的皮裤裆街。后来虽然搬离了玉泉区,但是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带他回来玩。在他的印象中曾经的大召前街特别狭窄,路两边都是二层小楼,当时最高的楼也只有三层,有着很浓的市井气息。
执着于呼市元素的导演
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呼市人,王路沙的每部电影都会刻意加入一些内蒙古元素。他最早给央视六台制作的电影《绝对搭档》,其主创团队大多来自于呼和浩特。
之后的反腐电影《驱霾》,王路沙坚持要把拍摄地点放在熟悉的呼和浩特。其实,王路沙还有一个“私心”,那就是希望通过《驱霾》的播出,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呼和浩特。
另一部在呼市拍的《青城大哥》,虽然因为一些原因没有上映,但是很多惊险的高速路上追车的戏都是在呼市拍摄的。许多看过王路沙片子的人甚至不敢相信取景地是呼和浩特。在许多人印象中,呼和浩特应该是大草原。王路沙认为呼市人性格太过于内敛、不张扬,也不懂得宣传自己。他作为影视工作者,有必要通过自己的镜头让更多的人了解呼和浩特。
王路沙的岳父岳母是沈阳人,二老经常到各地旅游,吃过不少外地的美食。有一次岳母对王路沙说,走过那么地方,还是呼市的美食多,这也让王路沙内心中有一点小骄傲。
王路沙最爱吃呼市的稍麦,每次回到呼和浩特都要来到玉泉区吃稍麦、老菜。在创作《大盛魁》的时候,还特意将呼市的稍麦、焙子这些元素都融入了进去。
不一样的主旋律电影
今年10月23日全国上映的电影《红色之子·单刀赴会》是选取乌兰夫“单刀赴会”的真实历史事件,讲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临危受命,运用智慧解决所谓的“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最终带领内蒙古走上了民族区域自治之路的故事。不少看过的观众表示,该片远比想象中吸引人,尤其是不少年轻观众,原以为这只是一部普通的爱国主义题材影片,但是观看之后要远超预期。
除了这辆复刻的卡车外,说着一口此地话的奎璧也成了影片一大亮点。乌兰夫和奎璧本身就是土默特人,他们说的就是此地话,而且饰演奎璧的演员也是呼市人。经过这么一演绎,奎璧这个人物更加接地气了。 该片 上映后,得到了内蒙古观众的大力支持。
王路沙说自己是个没有什么才华的人,他只是运气比较好,每次在自己走弯路的时候,总有前辈们在告诉自己该怎么做。现在让王路沙最高兴的事,是看着自己的作品一点点在进步,他说也不奢求自己未来有多成功,成为多大的腕儿,他最在乎的是自己做得每一件事,有没有进步。
上一篇:一晚赚一亿?《陈情令》演唱会吸引320万人在线追,肖战王一博洒泪告别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