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19-11-02 15:40:02
如果说四五年前易烊千玺是TFBOYS组合中最大的争议人物,那么最近一两年,这种争议逐渐转向了另一位成员,那就是王源。尤其在2019年5月20日出现公共场合吸烟的风波之后,投射到王源身上的公众目光变得更加严厉,甚而苛刻。人们似乎忘了,这个男孩才刚刚成年。
在一期综艺节目中,王源演唱了自己的原创歌曲《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歌中唱到:“世界怎么这么安静/感觉被所有人抛弃/生活这么拼命努力/是不是也算一种远离/这世上除了我/只有千万个你……每天都笑着暖的像太阳/可是否是真的快乐呢/是否你有看过我/独自难过的生活/你说天塌下来你会陪我/可你又如何同感我寂寞/只是我的习惯罢了/其实也有一面脆弱/世上没有真的感同身受”。
唱到结尾一句“世上没有真的感同身受”,王源心绪难抑,手扶话筒,几度低头哽咽,乃至泣不成声。看到这一画面,我很想安慰安慰这个孩子。但怎么安慰?我斟酌良久。
我寻思,最好的安慰其实是向王源证明,世上真的有感同身受这回事儿。而最简洁的证明则来自音乐这一艺术形式。音乐之所以存在,本就基于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你我之间有着情感共鸣的可能。一个人之所以愿意唱出他的喜怒哀乐,而不是在自己的内心“单曲循环”,显然是因为他相信,或者说希望,总会有人与他产生真实的情感连结,总会有人因为他的苦痛而苦痛,因为他的孤独而孤独,因为他的愉悦而愉悦,因为他的憧憬而憧憬。所以我认为,如果没有“感同身受”的信念,王源不会选择音乐,不会选择歌唱,更不会选择远离娱乐圈的喧嚣,孤身前往伯克利音乐学院求学。
以上是我给出的简要证明。不过,从逻辑上讲,这只是一种反证,不甚全面。要想证明感同身受真的存于世间,需要更多确凿的证据。
很自然的,我马上想到一个专业词汇“镜像神经元”。大概在20世纪90年代,神经科学家提出,某些动物身上存在一种很特别的神经细胞。当这些动物观察到别的动物(主要是同类)在执行某个动作时,这种特别的神经细胞也会产生执行同一动作所需要的电化学反应。换句话说,这种名叫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细胞会组成一面心理的镜子,模仿他人的身心活动。有些科学家因此认为,镜像神经元就是同理心(empathy)的生理基础。而所谓同理心,包含着很多耳熟能详的词语,例如将心比心,例如换位思考,例如设身处地,以及让王源心绪不宁的感同身受。
不过,也有不少学者怀疑镜像神经元的作用。事实也明摆着,在我们身处的社会里,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以及感同身受都不是普遍现象。相反,大量存在的,是误解、曲解、诋毁、污蔑、谩骂、欺凌、压榨。尤其在匿名的网络世界里,无数人的恶意有时候就像赤潮,足以毒害整个舆论的海洋。难道说,在这些心怀恶意的人身上就根本没有镜像神经元这种东西?
当然不是。镜像神经元并不能区分善恶。它可以效仿善举,也可以模仿残酷。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培育的镜像神经元肯定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假如这个社会实际上在利用、消费乃至变相鼓励人与人之间的伤害,镜像神经元也可以毫无惭愧地达成使命。
所以,要保证镜像神经元培育的是同理心,是彼此之间真正的感同身受,要从社会环境的改良入手,而不是心灵鸡汤那样的温情呼吁。
当然,我不认为这番关于同理心的解释足以安慰王源。事实上我早就认识到,感同身受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更为关键的是,拥有同理心的人们不要沉默,要勇于行动,无论在现实中还是网络上,要更加勇敢地站出来。如此,恶意的赤潮必将退却。在这一点上,我很欣赏王源——他的确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就是刚”。
再安慰王源一句:勇敢做真实的自己,这样的“刚”,就不会脆,平添一份韧劲。
上一篇:Baby和黄晓明前女友一起录制综艺?芒果台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