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19-10-28 11:03:36
4月1日,一个本是充斥着恶搞和逗趣的西方节日愚人节,因为张国荣的忌日多了另外一层悲情色彩,成了一个适合怀念的日子:
一方面,他有着太多我们值得铭记的光环。他是亚洲歌王、是影帝、是殿堂级艺人,也是无数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荣誉里的其中一席,他的人生已然成了一个不可逾越的传奇,历史值得怀念。
另一方面,他身上有着我们艳羡的勇敢和独立。他敢于追求自我、不惧世俗流言,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特立独行而又任性洒脱,他远远走在了时代前沿。
当然,更多时候,张国荣是通过作品的强大感染力将人拉进他预设的作品情景中。
有电影,当然也有音乐,诸如《Monica》、《我》、《倩女幽魂》、《春夏秋冬》、《沉默是金》、《风再起时》等这类流芳百世的作品,都通过时代顺延成了一笔笔宝贵宝藏。
张国荣亦靠着演唱,一点点地把故事变成了歌,又把歌唱进了人们心里。
他生前的提携与激励,就一度影响了不少同行。而在他去世后的日子里,借由影像资料保存的作品仍发挥着作用,影响着一代代人。
风再起时 (1989告别演唱会)-张国荣
普通人也好,明星也好,张国荣都不仅仅只是张国荣,他还是无数偶像的偶像。
张学友
“他是我的做人指标,没有了他,我好像失去了明灯,前路少了指引,黑暗中不再有人照明。”
在张国荣的葬礼上,张学友的悼词一语道明了两者的另一层关系。
虽然此前二人的交集多是停留在因缘际会的合作关系上,比如一起拍戏和同台唱歌,私底下也是时常往来的朋友。但少有人知的,哥哥之于学友的职业生涯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从作品、演唱和为人上,张国荣都给了张学友许多启发。前者的歌坛励志标杆形象激励着后者在日后真正成为华语乐坛当之无愧的“歌神”。
因此尽管那个年代尚没有偶像一词,但张国荣无形之中成了引领张学友事业发展的明灯。
“江山代有才人出”,歌手们之前也总是前仆后继,前人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经验之谈,也打造出一座友谊之桥。
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
在为期三年的“A Classic Tour经典世界巡回演唱会”上,张学友就以一首《给朋友》怀念那些现已在天堂的朋友,大屏幕就有滚动过张国荣的照片;而去年4月1日破纪录的第147场绍兴站演唱会现场,张学友更是特别提及“希望大家能记住张国荣”,献唱了张国荣的代表作《风继续吹》,并在现场悼念起这位挚友来。
莫文蔚
在香港娱乐圈,因为张国荣的好人缘和人格魅力,许多明星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就包括了仍活跃在乐坛的华语天后莫文蔚。
提及Karen,自然免不了说到张国荣对她的提携与厚爱。
早在七岁那年,莫文蔚就因为在张国荣演唱会上给她献花而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更是因为包括《色情男女》在内的多部作品与张国荣有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哥哥也毫不吝惜地给了这个比他小很多的朋友许多帮助。
只怕不再遇上 (张国荣跨越97演唱会)-张国荣/莫文蔚
拿当年的红磡演唱会为例,那时张国荣一开就是好几场,每场都是满座,而每一场又几乎都会邀请才出道不久的莫文蔚做演唱会嘉宾。这对于当时还未大红的Karen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帮助了,也在那时圈粉不少。
这也难怪在若干年后莫文蔚回忆起张国荣的时候,仍会提及这一些故事,毫不掩饰她“最爱的还是张国荣”。
古巨基
在驰骋乐坛、影坛之际,张国荣帮助过的自然也不止莫文蔚和张学友一人。
对于古天乐和古巨基而言,张国荣一段看似“无心插柳”之举也让他们在日后实现了各自人生的“柳成荫”:
在当年上电台节目时,张国荣提到了有两个人是自己相当看好的。唱歌方面是古巨基,电影方面是古天乐,他们是未来最适合的接班人。
要知道,当时”双古”皆是刚出道不久的小透明,和已经红透半边天的张国荣并没有多大交集,但他们都没料到会得到前辈的这般“点名力挺”,对于新人的他们而言无疑是最大的鼓励了。
尤其是对于古巨基而言,身为偶像的张国荣能这么帮到自己,无疑是最大的荣耀了。但同时,一直无法向张国荣说一声感谢也成为了他的一个终身遗憾。
好在,音乐是跨时空,在之后的若干年里,古巨基也以音乐致敬的形式完成了“投桃报李”:
在《歌手》的竞演舞台上,古巨基就翻唱了张国荣的经典《Monica》;2016年,他又和古天乐首度合作推出录音室合唱版《当年情》纪念张国荣,同时还应邀哥哥生前经理人陈淑芬女士及“哥迷会”的请求献唱了会歌《Dear Lesile》作为送给哥哥的生日礼物。
除此之外,古巨基还在2017年推出了纪念张国荣的翻唱专辑《Salute to dear Leslie》,并在香港大专会堂举行同名音乐会向哥哥致敬。
华晨宇
偶像之所为能成为偶像,往往是因为他们能给予力量和感动。当新生代歌手华晨宇成为了无数人偶像的同时,他也因为自己歌坛偶像张国荣的推动,在音乐不偏离本心,越走越远。
在快男的舞台上,许多人是通过创作认识了华晨宇,而很多人则是通过一首翻唱自张国荣的《我》了解到他。
这首张国荣亲自作曲的歌,亦如他绚烂如烟火一生,用尽生命的绝响向世界发出“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的回音,也让华晨宇在之后的音乐生涯有着坚持做自我的决心。
《我》于张国荣而言,是本体的吐露,于华晨宇而言也是自我的实现。不管是快男时期、演唱会上乃至《歌手》的突围赛里,华晨宇都把这首歌作为保留曲目。
一方面是致敬偶像张国荣,另一方面则是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郭富城、黎明、陈晓东、尹正、韩寒、汪涵等无数已经成为下一代偶像的明星,都毫不掩饰哥哥是他们的偶像,我们也无一例外地对此产生了认同感。
当年情 (1989告别乐坛演唱会)-张国荣
当躯体最终告别了这个世界,还好尚有作品和精神化为不朽,以偶像的力量给更多人鼓舞。
一别十六载,哥哥,我们想你~
下一篇:最后一页